姚先国教授出席全球金融危机暨第二届GEP中国会议

发布时间:2009-11-17浏览次数:48

    由诺丁汉大学LEVERHULME全球化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GEP)、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学学院、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联合主办的“全球金融危机暨第二届GEP中国会议”,于2009年11月10至11日在中国宁波举办。姚先国教授应邀出席,并作了题为“次贷危机后的中国金融转型(Financial Transition in China after Global Financial Crisis)”的大会主题发言。

    姚先国教授从中国经济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中国金融体系转型的得失、中国金融稳定性的本质和金融市场化与金融安全的关系等方面,深入探讨了次贷危机后中国的金融转型问题。
    在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以其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和相对出色的经济表现,俨然成为世界经济新的主导力量。如何正确评价中国金融体系在应对金融危机时表现出的独特优势?如何定位中国金融体系未来的发展?
    姚教授在发言中回顾了中国金融体系转型的历程,指出金融与经济“脱节”的趋势并没有改变。有数据表明中国每单位货币供应量创造的GDP正在减少,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正在弱化,其背后的原因正是大量金融资源沉淀在金融系统中未能得到高效利用,中国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姚教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中国金融稳定性的本质——以行政性资源配置抵消内外部风险的暂时平衡。这种平衡与市场化改革背道而驰,并且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微观层面上,非国有经济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难以得到有效的金融支持,非正规金融活跃;宏观经济中,金融体系转型滞后于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资源配置的效果不甚理想。
    进而,姚先国教授提出深化金融改革、放松金融抑制是金融转型的必然出路。理想的金融体系是一个运转灵活、高效率的金融系统,它能够低成本地把资源不断配置给经济中最具活力、回报率高的产业部门和企业去。从根本上说,金融抑制不会增加金融稳定性,反而是风险产生的源头,金融转型势在必行。姚教授以德国金融模式为例,说明了金融自由与金融稳定并不矛盾,以防范风险为名强化金融抑制理由并不充分。
    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诺丁汉大学、杜拉大学、欧洲中央银行、亚洲发展银行、南开大学、浙江大学的数十位学者,围绕着金融危机这一主题,涵盖了贸易、转型、贫困、信贷紧缩、金融管制、经济失衡、国际联系内容,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讨论。宁波诺丁汉大学部分师生也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