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6日,由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劳动关系分会主办,浙江大学劳动保障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八届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劳动关系分会年会”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圆正•启真酒店举行,来自全国各个高校和政府部门的170余位专家学者参与了此次会议。
会议由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郭继强教授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杨河清教授分别主持,浙江大学劳动保障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姚先国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杨河清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常凯教授等嘉宾在大会致辞。
随后,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易定红教授、浙江大学劳动保障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何文炯教授、吉林大学商学院于桂兰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冯喜良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李敏教授和南开大学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张立富副教授围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会上作了主题发言。
易定红教授作了题为“中国劳动市场:现状、制度安排与未来”的发言。他首先从户籍、劳动需求和目前劳动力市场的运行结果三方面介绍了中国劳动市场现状。其次分析了目前我国的市场制度安排主要为: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集体协商制度和用工制度。最后从就业体制、工资价格形成机制和社会保障三方面探讨了中国未来劳动力的市场改革。
何文炯教授作了题为“社会保险与劳动关系”的发言。他认为现行的社会保险还存在许多不足:不同保、不参保和不足保。而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源在于:认识不到位,公平性不够;制度覆盖人群分等、制度分设以及待遇悬殊;待遇的设定与调整缺乏理性;制度不稳定。最后他从制度、政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四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思路。
于桂兰教授作了题为“基于扎根理论的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念开发”的发言。他主要从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三方面展开讨论。介绍了其通过深度访谈和小组访谈获得文本资料,并运用扎根理论构建了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概念模型。最后还为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和实施路径。
冯喜良教授作了题为“集体争议与劳动关系群体性事件”的发言。他认为当前中国发生的集体行动大部分是集体劳动争议。劳动法理应该优先保护劳动关系者的生存权。在中国劳动关系二元形态下,灵活雇佣劳动关系的规制需要进一步加强。在灵活就业下,如何让劳动者实现灵活、稳定的就业至关重要。
李敏教授作了题为“民营企业‘党建带工建’的发展过程机理研究”。他基于对广东立白集团的案例研究,运用社会交换理论,探究立白集团“党建带工建”从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过程机理。他认为民营企业基于政策导向,在企业上下形成“党建带工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模式,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这对我国民营企业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张立富副教授作了题为“现代企业劳动关系系统的非均衡性问题探讨”的发言。他认为企业管理层对劳动关系控制权的扩大及政府直接干预的减小,大大减弱了雇员的集体力量,使现代企业劳动关系系统表现出了非均衡性与多元化倾向。现代企业劳动关系系统的非均衡对劳动系统产出的形成程序和执行程序等产生影响。集体谈判机制和雇员参与机制能够对管理层的控制权形成有效的制衡,现代劳动关系系统应主要通过提高雇员的民主参与水平来缓解持续的非均衡问题。
在会议的讨论和提问环节中,学者们就发言人的演讲进行了激烈的探讨和深入的交流。何文炯教授对于李敏教授分析的广州立白案例的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进行了提问,李敏教授回应表示这取决于企业家的理念。有学者就“这种机制是平衡了劳动关系还是使劳动关系双方力量更不平衡”与李敏教授交流,李敏教授认为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工会的宗旨是为工人利益服务,只要使这两种关系相融合便能使矛盾迎刃而解。还有学者和于桂兰教授就其提出的“扎根理论”进行了一系列探讨,于桂兰教授认为“扎根理论”一种研究方法,不是老板扎根,也不是员工扎根,是学者扎根、研究者扎根。
本次会议学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就社会上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了发言和探讨,为该领域的学者们提供了交流和讨论的学术平台,同时也为中国劳动关系事业贡献了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