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8日,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梁平汉教授应邀访问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并分享了题为“社会资本与村庄治理:基于村委会选举投票的实证研究”的最新成果。论坛由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高翔主持,浙江大学民生保障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与浙江大学行政管理研究所联合主办。
在当代中国,村民选举是基层治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实际参与投票的村民比例并不高。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数据显示,只有52.7%的村民参与了上一轮村民选举。官方媒体报告则显示,宗教、宗族可能会影响村民选举。一般而论,村民的宗教信仰、村内的宗族关系是村民社会资本的表征。以往研究也表明,社会资本会影响村一级公共品的供给,即社会资本更强的村更有可能面向村民提供公共品。那么,社会资本又会如何影响村民的政治参与,即在选举中的投票行为呢?在本项研究中,梁平汉教授以村民的宗教信仰为切入点,分析了各村宗教信仰情况对信徒、非信徒投票行为的影响。梁平汉教授发现,宗教信仰主要通过两个机制影响村民的投票行为。一是观念塑造,即宗教信仰可以通过教规教义和组织活动等影响到信徒的偏好,从而影响信徒行为;二是利益回报,即宗教组织和宗教活动通过提供“选择性激励”,能够成功动员村民参与村委会选举,解决信徒的集体行动问题。相应的,信徒由于更多参与了村一级的选举,也就更有可能表达利益偏好,使得村一级的公共品和资金等向他们倾斜。不过,村一级的宗教信仰尽管会带动信徒的投票行为,却有可能削弱非信徒的投票意愿,进而损害他们的利益表达、降低基层治理的质量。
为了检验村一级宗教信仰情况与村民投票行为之间的关系,梁平汉教授提出了两个研究假设,即“随着村民中有宗教信仰的比例变高,宗教信仰参与村委会民主选择投票的概率增加”,以及“随着村民中有宗教信仰的比例变高,非宗教信仰参与村委会民主选举投票的概率降低”。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数据,梁平汉教授采用Probit模型,选择官方认可的五大宗教为宗教信仰标准,分信徒和非信徒样本分别作了回归分析,验证了研究假设。梁平汉教授总结道,宗教信仰的确对农村基层治理的模式和质量发生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这一作用不仅体现在教义教规对于信徒的影响上,更体现在宗教是动员信徒参与集体行动的组织力量。后者改变了农村基层的权力结构,也使得扶贫资金等更有可能偏向信徒。梁平汉教授指出,这一发现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理解中国农村的基层治理,也有重要的政策启示。它表明,各级政府在设计、执行精准扶贫等政策的过程中,除了要考虑家庭因素,还必须考虑到村庄层面的因素,特别是宗教信仰等非正式组织的影响。
梁平汉教授的学术报告引起了大家的浓厚兴趣。在场师生从数据使用、变量选取、研究方法和微观机制等多个层面提出了问题,与梁平汉教授作了深入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