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政府如何应对空气污染问题?为了确保在大型国际会议或活动中的空气质量,如2008年夏季奥运会,2014年APEC峰会、2016年G20峰会等,主办城市和周边地区政府通常都会实施全面计划以保障空气质量,包括停止工业生产、限制交通、暂停建筑工程和居民搬迁等。这些计划一般都只在某一段特殊时期内制定和实施,代表了一种自上而下的运动式治理模式。与其他运动式治理相比,这种环境领域的运动式治理涉及到更为重要的科学知识和专家指导。例如,对于当前的“蓝天保卫战”运动,地方政府会寻求环境专家的支持,设计雾霾和空气质量控制措施并展开对空气质量的实时数据监测,同时政府也会咨询政策专家以减轻在严格的环境控制政策下存在的潜在社会风险。本文认为,在中国的大型活动中空气质量保障过程中出现了“政策制定执行”和“科学知识”的相互融合,科学知识如何进入到政策过程并发挥作用的机制值得特别关注。本文以2016年杭州G20峰会期间空气质量保障为案例,研究了科学知识是如何与政策相融合共同实现“蓝天保卫战”。最后,本文进一步探讨了科学政策的集成对空气质量保障的可持续影响。
刊 物:Environmental Science & Policy(Volume 94, April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