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开发区的治理模式有三种:政府治理型、政企合作型、企业治理型,前两类一般设有管委会。根据政府介入程度的不同,开发区管委会体制可以细分为六种类型,分别在连续性光谱中处于不同的位置。但对具体的开发区来说,在不同发展阶段可能会在光谱的不同位置间游走。在实践中,开发区管委会与上级政府及职能部门、属地政府、周边地方政府以及其他治理主体之间,形成了复杂的府际关系网络。在总体上,它们不是顶层设计的结果,而是地方政府充分发挥其自主性进行多元化探索的产物。正因为缺乏统一的规范,开发区管委会体制下的府际关系,长期处于相对模糊的状态。如果说以往开发区建设的关键抓手是政企统合的话,那么未来开发区治理的关键问题是,理顺围绕管委会形成的府际关系网络。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大都市区行政区划改革的风险及其防范研究”(18BGL204)的研究成果。
全 文:吴金群:网络抑或统合:开发区管委会体制下的府际关系研究.pdf
刊 物:《政治学研究》,2019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