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鹏、方恺等: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新视角:行星边界框架的源起、发展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0-05-03浏览次数:877




摘 要:将人类活动规模与强度控制在自然生态系统可承载限度之内,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要义。行星边界框架所秉持的地球系统观,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提供了新视角,一经提出便在国际可持续发展领域引发极大关注与热烈讨论。本文系统阐述了行星边界框架的理论基础及其内涵演进,着重论述了该框架在国家、省域、市域和组织等不同尺度的发展与应用,深入探讨了其面临的挑战与改进方向,并与传统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范式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行星边界框架以复杂系统稳态和突变理论为基础,是历史经验与科学研究有机结合的产物。作为对现有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体系的有益补充,该框架由全球尺度向区域尺度拓展时,遵循自上而下分配与自下而上整合两条路径。当前行星边界框架中关于生物物理过程的尺度效应与交互机制的阐述较为薄弱,导致其变量选取与边界设置仍存较大争议,在与环境影响评价相整合、向社会经济维度拓展等方面面临方法学挑战。今后应从理论基础、技术方法、实践应用等方面继续深化研究,提升行星边界框架在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等全球重大公共议题中的政策价值。 



基 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00404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704157);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LR19G030001);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之江青年课题”(19ZJQN02YB)。



全 文:陈先鹏、方恺等: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新视角:行星边界框架的源起、发展与展望.pdf



刊 物:《自然资源学报》,202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