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劳动所有权原则的实践效应

发布时间:2020-05-08浏览次数:110




摘 要:马克思在所有权问题上展开的批判,并非直接针对劳动所有权原则本身,而是针对这一原则在当时的社会实践中所触发的消极效应。这包括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从道德上对无产者的责难以及将雇佣劳动混同于一般劳动所带来的资本主义辩护;也包括当时欧洲工人运动受其影响而过分关注工资问题却忽视雇佣关系与剩余价值的实质。作为一种理论原则,劳动所有权并非只能带来负面的实践效应。这一原则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确立与贯彻,将赋予劳动以崇高性,赋予劳动者占有和保护自身财产不可辩驳的权利。由此劳动所有权原则的轴心将从所有权转向劳动本身,最终完成劳动所有与劳动所有权在事实和价值上的统一。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重构马克思伦理理论的一种尝试”(15YJC720014);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学者学术发展计划“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研究团队”(Whu2016001)阶段性成果。



全 文:李志:劳动所有权原则的实践效应.pdf



刊 物:《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