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炯出席“社会保障促进共同富裕:理论与实践”座谈会

发布时间:2022-05-23浏览次数:13

2022年5月21日,由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主办、西北大学承办的“社会保障促进共同富裕:理论与实践”座谈会在西安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副会长何文炯、王杰秀、丁建定、席恒,监事童星,以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西北大学等10余所高校与研究机构从事社会保障专业研究的3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线上线下会议现场

中心主任何文炯教授在会上作了题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与社会保障深化改革”的主旨演讲。2022年4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行动纲领。他认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这一文件中虽然没有直接涉及社会保障制度和政策,但仔细体会,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进程中,社会保障应担当重要职责。社会保障是以国民权益为基础而设置一系列制度和政策,具有长期性和相对稳定性,但必须适应于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尤其是要适应国家经济体制和社会治理体制的改革方向,并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发挥相应的积极作用。

何文炯教授发言

何文炯教授在发言中分析了社会保障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关系。他认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有益于经济发展、有益于社会财富的积累、有益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益于全社会财富的共享,从而有益于共同富裕,这当然也有益于国民社会保障权益的落实。在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的各种要素中,劳动力是重要、最活跃的因素,因而需要为劳动力自由流动创造适宜的环境,这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必然要求。他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核心要义,适当的劳动力流动对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此外,社会保障筹资与劳动力成本、社会保障相关服务产业的一体化程度都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有密切的关系。接着,他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视角,分析了我国社会保障领域现行制度和政策所存在的缺陷:一是社会保障制度差异与国民社会保障权益之不平等;二是劳动者社会保险关系转移不畅;三是部分社会保障权益仅限于户籍人口;四是社会保障筹资成本在地区之间存在差异,表明地区之间的劳动力基础成本不同;五是社会保障相关服务产业存在地区壁垒。最后,他基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需要提出了社会保障制度深化改革的六点建议。一是加快统一社会保障制度和政策;二是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机制,破除障碍畅通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三是逐步降低社会保障制度户籍关联度;四是采用适宜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机制;五是完善社会保障领域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和基金调节机制;六是破除社会保障相关服务产业的地区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