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何文炯|建立适应数字时代劳动需求的社会保险制度

发布时间:2023-06-08浏览次数:10

编者按:

2023年6月5日,工人日报刊发中心主任何文炯教授的文章《建立适应数字时代劳动需求的社会保险制度》,与读者分享。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社会发展进入数字时代。数字化给社会进步注入了新的动力,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随之发生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保障事业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因为数字经济发展不仅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为社会保障制度运行奠定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且现代数字技术增强了人们对风险规律的把握能力和社会保障服务能力,使得社会保障制度运行成本降低、效率提高。


同时,应当注意到,由于运行环境的变化,现行社会保险体系表现出诸多不适应。最为明显的事实是,大量新业态从业人员无法进入职工社会保险体系,无法得到有效的风险保障。这不仅影响这些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和个人发展,而且影响相关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由新业态从业人员难以参加职工社会保险这一现象,引出的是社会保险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产生于工业化时代的社会保险制度是否适合数字时代?事实上,现行职工社会保险体系中各项目的制度形成于20 世纪末,这些制度的设计基于当时对社会保险权益的理解,和对劳动力市场及其变化趋势的判断。但是,20 多年来,制度的运行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若干不适应现象。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们对社会保险的理解发生了变化,职工社会保险不应仅属于具有清晰稳定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而应属于全体劳动形态的劳动者;二是劳动力市场发生了变化,农民工成为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尤其是近十多年来,新业态出现,从业者数量持续增加、比重不断提高。他们虽然没有明确的劳动关系,却是以劳动报酬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劳动者,与传统有明确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具有同样的风险保障需求,但现行职工社会保险制度尚不能为他们提供应有保障。因此,要改进现行职工社会保险制度设计,使之适应数字时代需求,真正成为面向全体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制度。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是基于权益平等的社会保险制度安排。数字时代,需要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出发,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为目标,根据社会成员的基本风险保障需求,按照国民权益平等和劳动者权益平等的原则设置社会保险项目。这就需要区分国民的社会保险权益与劳动者的社会保险权益,前者应基于国民的基本风险保障需求,后者应基于劳动者特有的风险保障需求。鉴于疾病风险、失能风险、老年贫困风险等是每一个社会成员所面临的风险,生育医疗费用是每一个家庭所需要的,因而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长期照护保险和生育医疗费用保险等项目应当面向全体国民;而职业伤害风险、失业风险、生育过程的收入中断风险等则是劳动者特有的风险,因而需要为劳动者单独设置职业伤害保障、就业保障、生育津贴等项目。当然,这两类社会保险制度应当分别统一设置。根据这样的制度安排,劳动者由于具有国民和劳动者双重身份,应享有两类基本风险保障权益。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的劳动者应指全体劳动者,包括所有劳动方式和就业形态。


二是基于平稳过渡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从社会成员基本风险保障需要出发,现行社会保险项目体系及其各项制度仍不完善,有的项目有缺失,有的项目惠及范围过窄,还有的项目群体间保障待遇差距过大。这些情况需要改变,但并非在短期内能够完全改变。因此,需要采取渐进式改革的思路,朝着未来社会保险体系及其制度的目标模式持续前进,逐步实现转型。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项制度:第一,尽快建立适合非正规就业人员参加的职业伤害保险制度,先在新业态从业人员中开展,再逐步扩展到所有劳动者,同时加快改造现行工伤保险制度,逐步形成能够覆盖全体劳动者的职业伤害保险体系。第二,加快改造生育保险制度。在生育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的基础上,加快建立面向全民的生育津贴制度。第三,建立面向全民的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在试点基础上,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稳步建立面向全民的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第四,积极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按照权益平等的原则,稳步提高居民医保的保障待遇,稳定职工医保的保障待遇,逐步缩小这两项制度的待遇差距。第五,改进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设计。在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给付标准的同时,对现行两项制度实行统账分离式改革,以统筹基金为基础建立面向全民的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三是建设责任均衡的社会保险筹资机制。从历史上看,社会保险制度首先在劳动关系明确的劳动者中实行,这与筹资的可行性有密切关系,这些劳动者有稳定的收入,且其雇主有较强的社会保险缴费能力。因此,多项职工社会保险是雇主与雇员共同缴费,而基于雇主责任建立的工伤保险制度则全部由雇主缴费。现行职工社会保险虽然个人需要缴费,但缴费比例相对较低,且个人缴费绝大部分进入个人账户,进入统筹基金的只有失业保险一项。现行制度初建时,考虑当时职工工资收入不高,个人缴费比例设置较低,其中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从2%或3%起步后提高到8%,职工医保的个人缴费比例一直是2%。最近几年,国家逐步降低社会保险缴费比例,旨在减轻企业的缴费负担,促进经济增长并鼓励企业吸纳劳动力。为此,需要重构社会保险筹资机制,均衡用人单位、政府财政和参保者个人的社会保险筹资责任。


四是健全信息技术支撑的社会保险运行规范。数字时代,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保险领域将得到广泛而深入的运用。因此,社会保险领域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将不断提高。第一,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精算平衡机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更加准确地把握各类风险损失规律,预测和分析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结余,进而科学厘定社会保险费率。第二,健全社会保险各项目支付规范。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社会保险资金给付和医疗、照护、教育培训等相关服务供给的精准性。第三,优化社会保险筹资机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了解社会保险参保者的收入情况和用人单位的相关收支情况,从而准确确定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第四,健全社会保险经办服务规范。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改进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流程,使之变得更加准确、便捷,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第五,建立社会保险相关服务规范。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改进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经办机构与社会保险各类服务供给机构的合作机制,并形成更加有效的规范,降低社会保险制度运行成本,提高社会成员的体验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