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社会保障学术团队出席第九届全国社会保障学术大会

发布时间:2023-07-18浏览次数:10

2023年7月16日,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主办的第九届全国社会保障学术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名誉会长、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建敏先生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审计署、国家税务总局、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等部门的领导和专业人士,全国5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00多位专家学者,以及部分企业代表出席会议,浙江大学何文炯教授、林卡教授、张翔教授和刘来泽博士生参加会议。




本届学术大会的主题是“增进民生福祉与优化社会保障结构”,与会代表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研讨。中心主任何文炯教授在会上作了题为《基于共同富裕的社会保障结构优化》的学术报告。他在发言中指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国家发展的基本任务之一,社会保障制度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社会保障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实现了社会保障制度转型和惠及范围的扩展,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福祉改善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应该看到社会保障领域资源不足且资源配置不够合理,社会保障制度运行效率不高。因此,要按照共同富裕的要求,持续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优化城乡之间、群体之间、项目之间、层次之间的社会保障结构,形成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有效率的社会保障体系。


中心核心团队成员林卡教授在会上作了题为《“提低扩中”与社会保障政策:探索走向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的学术报告。他在发言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建设以中产阶级为主的橄榄型社会,为此必须采取“提低、扩中、调高”的现实途径。提低路径要求通过提高救助标准、推进临时救助和专项救助、拓展开发性扶贫和区域扶贫实现托底保障;扩中路径需要通过与收入初次分配、收入再分配和公共服务相关的政策工具,提高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和高收入人群向低收入人群转移支付的规模;调高路径除了要使用税收途径外,还要通过公共财政来支持社会保障、提供公共服务,并营造适宜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团结的社会环境与公平的市场体系。 


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张翔教授在会上作了题为《建立国民基础养老金制度促进共同富裕》的发言。他指出2022年全国还有超过一千万人尚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其中部分为老年人。非缴费型的国民基础养老金制度面向全体国民,主要功能是反贫困。只要直接按月给目前尚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老年人发放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就能实现养老金的人口全覆盖。他建议通过调整财政补贴结构等措施,尽快将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提高到全国农村低保水平随后挂钩定期调整。如果在此基础上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部分补贴按农村低保水平单列,即可在保持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框架不变情况下建立国民基础养老金制度,为建立“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养老金体系奠定基础。


浙江大学社会保障专业博士生研究生刘来泽应邀参加今年特设的社会保障博士生论坛,并作了题为《基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学术报告。他在发言中指出:认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下社会保障制度的担当既是一个探讨公平与效率的经典命题,又是以要素流通和消费升级为关键着眼点的新方向。社会保障制度内部也有公平与效率两个维度,前者通过减少对生产信号的扭曲减少市场流通阻力,后者通过提供风险保障、实现再分配、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形成市场流通推力,忽视社会保障制度内部的异质性,单纯以支出水平考察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无法得出科学的结论。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在公平维度存在地方和人群差异,在效率维度则长期缺乏绩效管理。为推动统一大市场建设,社会保障需要做到统一基本权益、统一筹资规则、统一管理体制、统一服务机制。


此外,7月15日,何文炯教授、金维刚教授出席了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医疗保障相关的学术会议;何文炯教授、金维刚教授出席了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第34次会长会议;何文炯教授、金维刚教授、林卡教授出席了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第二届常务理事会第八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