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采访】中心主任何文炯教授接受潮新闻采访

发布时间:2023-12-15浏览次数:10

12月13日,国家医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有关情况,此次调整共有126个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1个药品被调出目录。143个目录外药品参加谈判或竞价,其中121个药品谈判或竞价成功,谈判成功率为84.6%,平均降价61.7%,成功率和价格降幅均与2022年基本相当。


这也代表了11月底在北京举行的为期4天的国家医保谈判,终于有了结果。发布会下午,一个关于今年医保谈判的现场视频迅速火遍全网:15元→5.54元→5.52元→5.49元→5.39元,谈判过程再现“灵魂砍价”一幕,而视频中,用足够耐心换来企业足够诚意的国家医保局谈判组组长正是浙江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处的李旭日处长。


从抗癌药、慢性病药,到罕见病药,几年来,医保目录不断调整,一批批好药降价进入目录,在此过程中,谈判怎么举行?专家如何选取?一分分还价带来了什么?潮新闻记者带大家捋一捋砍价背后的事。


频见“灵魂砍价手”,今年的来自浙江


图源:央视新闻


“虽然降了两分钱,但按一天两片,一个月就330多元,一年就有3000多元,希望企业考虑医保基金的承受能力。” 


“能不能在此基础上,稍微再加大一点力度。”

……


视频中,在李旭日的冷静引导下,药企代表将一款治疗糖尿病的药品从定价的15元降至5.54元,再一分一毛地往下挪,最终定格在了5.39元。


根据视频日期显示,这天正好是谈判的第二天,此前有媒体报道,当天降糖药属于重点谈判品种之一。


记者了解到,这不是浙江医保局第一次参与国家医保谈判,在2019年11月,浙江医保局许伟处长也参与了当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因为在同药企代表的交锋中金句频出,分毫必争,获得了网友的高度认同。


事实上,从2018年开启专项谈判至今,国家医保局每年都组织医保目录调整工作,一批新药好药通过国家医保谈判进入医保目录惠及广大患者,对我国临床用药结构和医药产业也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代表医保方的谈判专家们,因为分分计较,更是被网友称为“灵魂砍价手”,屡屡“出圈”。


在此前采访中,许伟就还原过医保谈判的诸多细节。


“谈判现场没有电脑,没有手机,不能及时查询信息。” 许伟说,谈判前,他和其他专家们都签署了《保密协议》和《无利益冲突声明》。直到每场谈判开始前,谈判专家才能打开信封,拿到具体谈判的药品名称和医保底价。


大家有没有留意一个细节,在李旭日“灵魂砍价”的视频中,药厂代表现场计算价格时,拿起的就是计算机,而不是手机。


不光是药品和医保底价,为保证公平、公正,连参与谈判的专家也是“临时”决定。四次参与国家医保谈判的上海市医保局监督检查所所长龚波介绍,参与谈判的医保专家每年由各省级医保部门推荐,形成一个专家库,国家医保局按照既定的程序和要求,在专家库中利用专门的软件随机抽取产生。


1分和1万的拉锯,方向都是一致的


图源:央视新闻



根据医保谈判规则,企业一共有两次报价机会,如果第一次报价落在信封底价的115%范围内,有机会进入下一阶段谈判,双方启动“拉锯战”。如果两次都没有报到区间内,谈判就失败了。


而今年,这个规则有所改变。如果企业首次报价就报在区间内,医保谈判专家会明确告诉对方。这种改变,在医保谈判专家看来,对企业来说更加公平,“因为这样他心里有底了。”


所以此前,不少报道谈判现场的媒体也表示,与去年相比,今年“国谈”的保密工作似乎更加严格,但从现场环境看,却显得温柔不少,或许和谈判规则的变化有一定关系。


据统计,本轮新增的126种药品中,罕见病用药数量创近三年新高,填补了10个病种的用药保障空白,特别是戈谢病、重症肌无力等罕见病。


像全球首款FcRn拮抗剂、全身型重症肌无力创新药艾加莫德今年纳入医保目录。初步估算,这批罕见病用药纳入目录后,有望惠及近万名患者,近万个家庭将重燃希望。


“每一个小群体都不应该被放弃。”很多人是通过这句话认识国家医保局谈判代表张劲妮的,此前,在2021年的谈判中,她和药企代表经过 8 次“拉锯”,一款罕见病药最终每瓶从 53680 元的报价砍到 33000 元一瓶。


“罕见病药品的使用量很小,加上其研发和生产的难度,因而其单位成本较高,表现为这些药品的单位价格比较高,所以罕见病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沉重。”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民生保障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何文炯长期关注罕见病问题,他告诉潮新闻记者,罕见病的病种很多,相应的罕见病药品也很多,需要通过多种渠道,更加有效地解决罕见病患者的用药负担问题,将部分罕见病药品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是渠道之一。最近这些年,陆续有一些罕见病药品经过谈判进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目录范围,意味着国家对于罕见病问题的重视,并试图通过基本医疗保障的互助共济机制,分担罕见病患者的部分药品费用。


和罕见病几万元的降价不同,更多的慢性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等临床用药,则是一分一分往下谈。


一粒药多降一分钱,背后的分量又有多重?许伟表示,对个人来说是一分钱,但对全国来说,可能就是几十万甚至几百万。


像许伟当年参与谈判的进口药达格列净片(安达唐),是一种降糖药,在国家谈判之前,原价为16.29元/片(10mg),如果一天吃一片,一年的费用为5945元。砍到4.36元后,算下来患者一年花费1591元,降幅足足超过73%。


图源:阿斯利康网站


许伟做过这样的计算:中国每十人中就有一名糖尿病患者,全国差不多有一亿多糖尿病人,假设10%,也就是1000万病人用这个药,那药价降低一分钱,国家一天就可以省10万元,一年能省3600多万元,所以不能小看这一分钱。


无论是一万,还是一分,医保谈判总的方向,就是尽可能减轻老百姓负担。 


医保谈判,不止灵魂砍价


事实上,医保谈判,不止灵魂砍价。在经历了这几年的“砍价”后,寻求价格与创新之间的平衡点,鼓励药企创新,已不只是谈判专家们关注的问题,不少网友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价格不是越低越好,一定是合理低价,要给企业留下持续发展和创新的基础。



对此,业内人士也表示,医保基金支出不是光盯着药价高低,而是看能否兼顾多方利益。对医药企业一直提及的“信封价”,如何通过测算找到一个合理区间,让绝大部分患者都能用得起,最大范围惠及百姓,这样的谈判才有意义。


同时,选择让固定的医保经费更多放在创新药上,还是基本药物上?比重如何分配?这也是个需要多方考量、权衡的过程。


药价下来了,老百姓肯定是得利的。企业肯定也是得利的,它能很快获得规模效益,有足够的利润空间进行新的研发,进入良性循环。医院和医生的选择增加,有些疾病的病程能缩短,医疗成本下降。而药品合理的价格,能让医保的资金得到更好利用。许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应该是个四赢的结果。


“从药品使用者一方看,当然希望药品的价格低廉一些,广大普通百姓能够买得起,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运行成本就低一些,老百姓的缴费负担也可以轻一些。但必须注意到,药品的研发和生产都是需要成本的。”何文炯认为,只有合理的价格才能确保药品的质量,才能保证药品研发者和生产者的积极性。因此,药品的价格确定必须兼顾患者、研发者和生产者(含从事这一产业的劳动者)的利益和诉求,才能使药品的研发、生产、供应和使用形成良性循环。



来源于:潮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