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日,由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主办、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养老金分会等机构承办的“第五届全国养老金发展论坛”在北京西苑饭店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人社部原副部长胡晓义等出席论坛并讲话。来自国家人社部、北京、浙江、江苏、广东、辽宁等省份人社厅局、金融机构、行业组织、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专业人士约150人参加了本届论坛。与会代表围绕基本养老金制度改革和补充性养老金发展的理论、制度、政策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就地方经验和实务部门的探索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我校何文炯教授、金维刚教授、杨一心副教授等出席了本届论坛。何文炯教授主持了论坛开幕式和主旨演讲环节,金维刚教授担任本届论坛主要组织者并在会上作了主题演讲。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民生保障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何文炯教授在主持开幕式时指出,养老金是惠及面广泛、所需资金量庞大、社会关注度很高的社会保障项目。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养老金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探索,取得了非常重要的进展,为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需要注意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随着国家发展目标的提高,养老金领域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无论是作为第一层次的基本养老金制度,还是第二、第三层次的补充性养老金,对于国家发展、居民百姓以及对学界研究都十分重要。因此,中国社会保障学会每年举行一次大会,讨论有关养老金发展的基础性问题、以及养老金领域重大制度和政策在实践中碰到的问题,目的就是要准确把握养老金及相关问题的基础理论,揭示养老金事业发展的规律,为国家、各用人单位和老百姓的决策提供更好的参考和服务。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兼养老金分会会长,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副院长、中心研究员金维刚以“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基础”为主题作了的演讲,就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能够实现长期收支平衡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他指出,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依法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是国家法定公共养老金制度,是以政府信用为担保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筹资方面构建了单位缴费、个人缴费和财政补助以及基金投资运营相结合的筹资机制,对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其中,财政补助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由财政托底,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这在本质上不同于商业养老保险。他指出,我国通过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从制度上确保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现长期收支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国统筹,能够增强基本养老保险的筹资能力、调剂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促进各地区之间基金收支基本平衡,有利于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长期可持续发展。二是财政补助作为法定筹资来源,为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提供有力支撑。三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进行市场化投资运营,投资收益已经成为基本养老保险以及国家社会保障储备基金的重要来源,有利于增强基本养老保险的筹资能力,有利于实现基金保值增值。四是通过设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作为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确保养老金发放的战略储备基金,并通过划转国有资本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能够为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后盾。五是通过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来促进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长期收支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其中包括提高法定退休年龄、提高最低缴费年限、夯实缴费基数、改进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等手段,不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促进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具备确保基金收支平衡的制度逻辑,能够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