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炯出席数字时代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国际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5-04-30浏览次数:10


2025424日至25日,国际劳工组织与四川大学在成都合作举办“数字时代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国际研讨会。研讨会由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办,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为学术指导单位。来自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全国总工会等中央机关,上海市、四川省、云南省等地方人民政府部门,高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企业界的代表,以及国际劳工组织总部、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外相关机构代表60余人,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参与研讨交流活动。开幕式环节,四川大学副校长叶玲教授、国际劳工组织中国和蒙古局局长李昌徽(Lee,Chang-Hee)、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军胜研究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何文炯教授先后致辞。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何文炯教授在开幕致辞中指出,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我们进入了数字化时代。在这个时代,现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地运用于我们的生产、生活和各种社会活动,而且不断地迭代升级。人们享受着智能化带来的各种便利,我们的生活质量持续地提高。同时,我们的劳动力市场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数字化创造了许多新的就业岗位,同时也减少了一些就业岗位,强劲地改变着全社会的就业方式和就业结构。数字化增强了全社会的财富创造能力,同时也改变着财富的积累方式和配置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领域的一系列现行规则面临着各种挑战,但这更是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这里有决策者和管理部门需要处理的一个个难题,更有我们学界需要深入研究的一系列重要课题。



开幕式之后,何文炯教授作了题为“面向数字时代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主旨报告。他指出,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我们进入了数字化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方式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然而,我们在某些方面的思维还没有跟进,社会运行的部分重要规则依然如故,因而实践中矛盾和冲突不断并将日益严重,社会保障制度便是其中之一。他指出,在中国大陆,矛盾冲突最为显著的是现行职工社会保险制度。这些制度虽然做过重要贡献,但现实的问题很多,对未来的适应性更弱,因而现行制度难以定型,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才能满足现实需要并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接着,他分析了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现行职工社会保险制度的缺陷,提出了重构基本保障项目体系、改进基本保障制度设计的思路和原则,并分析了现阶段社会保障领域改革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