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8日,中山大学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研究所所长岳经纶教授应邀来我校学术访问,并为师生作了题为“基于制度实践的中国社会保障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思考”的学术讲座。这是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5年院庆系列讲座——社会保障学科“安社·砺新”协同发展计划之一。本次讲座由浙江大学社会保障与风险管理系、浙江大学风险管理与劳动保障研究所、浙江大学民生保障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浙江大学老龄和健康研究中心和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会议由何文炯教授主持。复旦大学胡湛教授,浙江大学顾昕教授、刘涛教授、苗青教授、张翔教授、刘晓婷教授等30多位师生参加。
岳经纶教授回顾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四个阶段:计划经济时期的工人福利制度、改革开放初期的市场化转型、新世纪前十年的制度扩张,以及“新时代”的统筹整合。他指出,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已实现城乡覆盖、收入与服务并重,但仍存在碎片化、地区差异大、央地责任分担不清等问题,特别是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保障、非户籍人口权益等方面,制度的公平性和再分配功能有待提升。在中国社会保障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方面,岳经纶教授强调,应立足中国独特的政治经济环境,围绕公平正义、经济改革、社会治理等目标,提炼出具有自主性、原创性的理论体系,推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兼顾理论深度与现实需求,更好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浙江大学刘涛教授在评议中指出,岳经纶老师从宏观视角与理论层面深入剖析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变迁历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为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型以及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有力保障。从福利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视角来看,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转变既体现了路径依赖的特征,又展现了路径创新的特色。
随后,与会师生围绕“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如何定位”“如何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中国特色”等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现场气氛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