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实、于书恒:过度劳动的工资增长和工资差距效应分析

发布时间:2025-07-26浏览次数:10

摘 要:近三十年来,中国城镇雇员的工资性收入得到显著增加,但在此背后,越来越严重的加班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利用1995—2018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系统描述了城镇雇员劳动时间的变化趋势,分析了过度劳动产生的原因,并探索了过度劳动对工资增长和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城镇雇员中过度劳动雇员占比持续上升,但过度劳动强度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劳动时间延长是用人单位与雇员共同决策的结果。在体制外工作和缺乏长期劳动合同保护的雇员更有可能过度劳动;迫于经济压力,为了增加收入,低工资、低学历的雇员过度劳动的意愿更高。相对于女性而言,男性过度劳动的意愿更高,尤其是单职工且有子女的男性。过度劳动增加了工资性收入,且其对工资增长的贡献从以时间效应为主导向以工资效应为主导转变。由于过度劳动通常发生于低工资雇员中,过度劳动在改善这部分群体收入的同时也发挥了缩小工资差距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在逐渐减弱。研究结果显示,过度劳动的负面影响更加值得关注。本文为中国规范劳动时间、维护劳动者权益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过度劳动;工资增长;资差距;城镇雇员;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发展格局下居民家庭财富分布研究”(23&ZD045);



全 文:【李实、于书恒】过度劳动的工资增长和工资差距效应分析(财经问题研究).pdf


刊 物:《财经问题研究》,2025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