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娜、李静、张川川:被时间束缚的消费:工作时长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5-07-26浏览次数:10

摘 要:内需不足是中国经济长期面临的一个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居民消费不足。中国劳动者年均工作时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位于前列,“没有时间消费”可能是导致中国居民消费率偏低的原因之一。文章首先在时间分配理论基础上,区分耗时性消费品和非耗时性消费品,从理论层面阐释了工作时长影响消费支出的三种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和时间效应。其次,利用中国1994年职工工时制度调整这一政策冲击,使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和双重差分方法,估计了居民消费支出的工作时间弹性,发现工作时长每减少1%,居民消费支出会显著增加1.59%。最后,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和中国时间利用调查数据展开的补充分析显示,缩短工作时长可显著促进居民的耗时性消费。本文的研究发现为进一步完善中国工时制度和提振居民消费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消费支出;时间约束;工作时长;工时制度调整;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1BJY096)的资助;



全 文:【刘娜、李静、张川川】被时间束缚的消费:工作时长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pdf



刊 物:《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网络首发时间:2025-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