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2日至13日,在浙江省卫健委和浙江省安宁疗护中心的支持下,“民生与保障·安宁疗护论坛暨长三角安宁疗护工作培训会”在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数慧云巷园区)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嘉善县卫生健康局、浙江大学民生保障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联合主办,汇聚了来自浙江省卫健委、浙江省民政事业发展促进会、嘉善县卫生健康局、浙江省安宁疗护指导中心、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审计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浙江医院、邵逸夫医院、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等机构的行业专家、学者与实践工作者。论坛开幕式由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共同富裕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大学民生保障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张跃华教授主持。
智慧绿洲创新中心副主任邓国忠和浙江大学民生保障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何文炯教授在致辞中高度肯定了安宁疗护研究的重要意义,指出提升死亡质量、实现生命末期的尊严与平等,是共同富裕不可或缺的内涵,需要从政策到服务的系统性探索。
邓国忠副主任
何文炯教授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处处长吴燕萍指出,浙江已将全省域开展安宁疗护服务纳入共同富裕与健康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任务,并建立了由卫健牵头、多部门协同的政策支持体系。她强调,未来的工作将致力于弥合目标与现状的差距,朝着服务可及、专业、可持续的方向扎实迈进。嘉善县卫健局老龄健康科科长管珣贤系统介绍了嘉善县在构建“1314X”安宁疗护服务模式、打造数字化服务平台提升县域服务能力、探索居家安宁疗护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与成效。
吴燕萍处长
为期两天的论坛聚焦安宁疗护相关政策分析、尤其是安宁疗护的入组标准、安宁疗护医护、以及社工的具体分工职责,安宁疗护现阶段的具体困难等核心议题,共开展了20场专题报告。浙江大学张跃华教授首先汇报了浙江大学科研团队在安宁疗护研究中的理论框架、安宁疗护服务定价、安宁疗护对医疗保险的冲击等问题的研究进展;复旦大学赵德余教授发言中认为安宁疗护必须要和其他部门协同合作才能顺利进行;南京和怡韩府山安宁疗护中心纪光伟主任医师对安宁疗护与缓和医疗的定义进行了梳理,并对目前由于概念不清晰导致的运营问题展开反思;南京审计大学王宏教授将安宁疗护从公共品的视角,将安宁疗护在经济学的框架下,探讨安宁疗护的最优机制设计。
浙江省民政事业发展促进会王先益副会长结合多年临终关怀的实践经验,从民政的角度提出临终关怀服务的主要问题与推进路径;浙江省安宁疗护指导中心副主任夏燕飞围绕缓和医疗中的疼痛管理在临床层面进行了梳理;金华市第二医院刘晓波副院长探索性对阿尔兹海默症终末期安宁疗护的痛苦识别,哀伤辅导进行了案例分析;邵逸夫医院项伟岚主任、舟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王追琴主任和上海市长宁区程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李思雅科长、屠瑾总护士长比较了安宁疗护与常规医疗的差异,以及基层安宁疗护的探索工作;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杨佳佳护士长就安宁疗护实施和护理服务中遇到的具体困难进行详细梳理,具有极强的典型意义,引发与会者的深入思考与强烈共鸣。
本次安宁疗护主题学术论坛,以政策解读、学术研讨、实践案例分享为核心议程,通过多维度、跨领域的深度交流,系统深化了与会者对我国安宁疗护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内涵、现实瓶颈与政策方向的学术认知,推动相关研究从碎片化探讨向系统性建构迈进;有效搭建了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医疗机构、保险行业的对话衔接平台,促进了跨主体协作机制的初步形成,为解决安宁疗护服务中 “政策落地难、学术转化弱、实践覆盖窄、保障机制缺” 等关键问题奠定了协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