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儿童照顾制度体现了照顾责任在国家与家庭之间以及两性之间的分工。文章认为,中国与德国在儿童照料方面具有相似的文化传统,均推崇家庭是儿童照顾的服务主体,但在制度安排上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发展路径。德国通过建立完善慷慨的津贴与育婴假制度积极保障家庭照护职能,并通过不断加强公共托育服务建设,使德国在儿童照顾领域的制度导向从就业男性主导模式向支持双职工模式转变。而中国长期将儿童照顾视作家庭内部事务。鉴于此,中国应当积极更新儿童福利理念,通过适度延长产假时间以及建立普惠性公共托育服务体系等制度安排,让照顾责任逐步向国家—家庭共担模式转变。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现代化变迁下中国老年人的代际关系、养老需求与主观福祉”(项目编号:71704181)。
全 文:郭瑜等:国家责任与家庭功能:德国儿童照顾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pdf
刊 物:《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