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可以有效缓解人口红利衰减的影响,而准确预测中国未来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则是分析人口红利动态变化以及延迟退休政策效果的关键。本文基于近两次人口普查数据,将男性生育率引入人口预测来进行模型创新。结果发现:2024—2050年间我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呈现先慢后快的下降趋势,到了2050年下降到7.53亿人,比传统女性生育率人口预测结果要多0.26亿人;新增大学生就业规模则遵循先增后减而后稳定的变化趋势,在2034年达到峰值1473万人,2045—2050年则稳定在750-800万人这一区间。基于上述预测和渐进式延迟退休实施方案,本文发现延迟退休政策效应呈现显著的阶段性演变特征。从长期效应看,累计减少2.59亿人年的领取待遇规模,节省财政补贴2.93万亿元。当延迟退休政策调整期结束,即到2040年时,该政策将使我国的人口抚养比下降12个百分点。综上,本研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优化延迟退休配套措施,建立延退过渡机制;构建职业支持体系,加强中青年职工发展保障;创新社会保障体系,引入灵活和可持续的社会保障机制;优化人口结构,促进包容性生育政策的全面落实。
关键词:劳动年龄人口;人口红利;延迟退休;男性生育率;大学生就业;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441011);
全 文:人口红利的动态转变与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关联分析——基于男性生育率模型的创新.pdf
刊 物:《公共管理学报》,网络首发时间:2025-09-17。